邵安瞳电商将世界推向新贸易时代
中国电商在疫情下的出色表现,让世界各贸易主体找到了恢复经济动能的新着力点。京东等中国电商的实践,不仅仅表现在供应链、技术以及物流网络等协同化高效运转发挥的巨大价值,更是在用速度赋能一切生产要素,所产生的“乘数效应”将深刻地改变世界贸易方式和格局,将世界推向新贸易时代。
疫情下电商的“逆袭”,让世界各贸易主体找到了恢复经济发展的新着力点,并将世界推向新贸易时代。不过,尽管已经不能适应新贸易时代的需求,传统贸易规则却仍在延续,业界期待京东等中国电商企业的实践能为其他国家提供借鉴。
“618”把全球变成“大集市”
6月14日是京东国际每月的“进口日”,而正在进行的“618”大促几乎把全球都变成了一个“大集市”,其中有3万款海外新品是首次亮相京东“618”。
来自京东的数据显示,6月14日,京东国际全天成交金额同比增长超过170%。当天,日本、英国、新西兰等超过27个国家商品同比增长超过100%,其中来自英国、日本、新西兰、韩国等热门国家的品牌增长表现尤为突出。
从6月14日的销量TOP10单品来看,“颜值经济”十分火热,TOP10产品中有8个席位被美妆类产品占据;来自全球的母婴用品、电器也是国人的热门选择,新西兰原装进口的a2白金版幼儿配方奶粉3段、任天堂Switch日版游戏机均位列TOP10单品。
从全品类数据来看,各个品类均有表现不俗的亮点出现:进口保健抗氧化类商品成交额同比增长300%,潮流运动品类整体同比增长300%,当日售出的进口保健类商品累计可铺满20个足球场,沃尔玛海外旗舰店售出的机油可供3000辆汽车使用两年,当日售出的比那氏蜂胶漱口水可灌满五个标准游泳池。
中国市场的火爆甚至吸引了一些驻华大使的目光。6月14日晚间,堪称“中国通”的新西兰驻华大使傅恩莱与智利驻华大使路易斯·施密特走进了京东国际的官方直播间,为各自所在国的特色产品知名品牌直播带货,并吸引了近700万观众观看。
在消费升级的推动下,中国消费者对进口商品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和精细化。为顺应这一趋势,去年11月22日,京东将大进口业务进行战略升级,整合京东旗下跨境商品和一般贸易进口商品,正式推出国内首个全面专注于大进口业务的消费平台——京东国际,打造可信赖的进口商品一站式消费平台。
区别之前进口商品分布在各个品类的场景,京东国际涵盖了京东平台上的全部进口商品,消费者只要进入京东国际频道,就相当于进入了进口商品大卖场,可随意选购涵盖美妆、生鲜、奢侈品、日用品等几乎全品类的进口商品。
据悉,新品业务一直以来都是京东国际战略布局的重要部分。数据显示,2020年上半年,有600多个海外品牌在京东国际发布了超过3000款新品。
为帮助海外品牌更好地进入中国市场,京东国际在站内提供了多频道联合营销工具,并打造了“崛新计划”,搭建起海外品牌和优质商品进入中国市场的“快车道”。
截止到2020年5月,京东国际招商团队引入新品牌上千个,吸引新店铺500余个,其中不乏纽迪希亚、雅培、美赞臣、DHC、雀巢等全球知名品牌。同时,京东国际也吸引了韩国著名百货品牌AK PLAZA、日本大国药妆、德国3C购物网站Computer Universe等大型百货、连锁集团以及线上卖场入驻。
电商成海外品牌入华重要平台
2020年拉动消费需求增长的关键仍在中国,而想要撬动中国市场,必然绕不开电商。
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,众多国际品牌时下正遭遇“停工潮”:在美国,苹果宣布暂时关闭除大中华区所有地区的线下零售门店;在瑞士,著名手表品牌劳力士宣布关闭境内的三家工厂;在意大利,奢侈品开云集团宣布关闭旗下品牌GUCCI的6家工厂和在意大利的所有门店;在法国,爱马仕决定关闭其全部42家工厂,香奈儿也于3月18日宣布停产……
疫情下,奢侈品无疑是受到影响最严重的行业之一。随着国内疫情开始趋缓,逐渐回温的中国市场自然被各大奢侈品公司寄予厚望。
然而,对更加依赖门店的顶级奢侈品牌而言,快速进行线下门店的扩张显然不现实。另外,与国外奢侈品消费人群结构不同,国内的奢侈品消费者更加年轻化,且早已习惯通过网络进行社交和购物。因此,选择拥有高品质消费人群、具备强大物流运力支撑的平台进行合作,无疑是国际奢侈品品牌拓展中国市场的捷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