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代哨楼话边防巨变
原标题:从当年的柳条土坯哨楼到如今的钢架式哨楼,几十年来,连队官兵执勤条件得到不断改善——
六代哨楼话边防巨变
讲述人:张清云
1964年10月入伍,霍尔果斯边防连首任政治指导员,1985年10月转业。
整理人:崔博识
“老指导员,现在我们的执勤条件大幅改善,官兵站哨再也不用惧怕冬天刺骨的寒风了。”8月25日,霍尔果斯边防连现任政治指导员胡晓瑞打来电话兴奋地对我讲。挂断电话,我不禁回想起刚入伍时连队哨楼的样子。
上世纪60年代初期,连队驻地还是一片茫茫戈壁,防区内仅有3个哨楼。说是哨楼,其实就是官兵挖土垒石堆起约10米高的“土平台”。
到了冬天,我们执勤时要戴着皮帽、穿着大衣,可寒风和雪花仍旧打着转儿地往脖子、袖子里钻,不一会儿,衣服就会被吹透。一次冬天,我在哨楼上执勤,突然刮起了狂风,还夹带着暴雪。警示牌被风吹断了,风卷着牌子向我扑来,幸亏躲闪及时,没被砸中。
我们决定要建一个真正的哨楼。说动手就动手,官兵提出用草和泥混合制成砖来盖哨楼,可茫茫戈壁上一片荒芜,到哪儿去找草?后来我们发现红柳枝条质地坚硬且韧性十足。经过一番尝试,一个月后一座由红柳枝条与泥土混合而成的柳条土坯哨楼拔地而起,这就是连队历史上第一代哨楼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这座柳条土坯哨楼历经风吹雨打破损严重,不堪使用,我便向上级申请建设木质结构哨楼,因为经费有限,只建了一座。1972年9月,我再回连队,我记忆中木质哨楼已被刚建成的砖混结构哨楼替代,上面用红色油漆刷的“强边固防,睦邻友好”八个大字格外醒目。听时任指导员张福和说,第三代哨楼是霍尔果斯的最高建筑物。
1983年,霍尔果斯口岸恢复通关。昔日的边陲小镇边防变成重要的陆路通商口岸。连队的建设也进入快速发展时期。此时,砖混式哨楼已然成为各个连队的“标配”,连队的国门前哨班,建成了第二座砖混式哨楼。
建成时,时任指导员汪安全打来电话,请我给哨楼起个名字。在了解到哨楼是六角,有两名战士执勤时,我便说出“八角”哨楼这个名字。他问我为什么要取这个名字,我回答说,站不直不上国门哨,站不好不当国门兵,哨兵站成了哨楼的另外两个角,更加能够彰显连队特色。
后来,连队相继建成第四、五代哨楼。“新型钢架式哨楼矗立边防线,视野开阔,现代化装备一应俱全。连队里的对讲机可以通联全连官兵,先进的监控设施可以实时监控整个防区。”指导员胡晓瑞对我说,从建连初期的“土平台”,到如今的六代哨楼,连队的变化可谓翻天覆地。
50多年转眼过去,霍尔果斯从荒凉的戈壁滩变为繁华的通商口岸,一座座哨楼见证了城市的发展和变化。而永远不变的,是连队官兵在漫长岁月里守卫边防、扎根边防、建设边防的坚定信念。
上图为第六代哨楼即新型钢架式哨楼,建于2014年。照片由崔博识提供